动态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新闻
把握“三个聚焦” 致力“三个服务” 推动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 2020-12-23 ]
近年来,石景山区委党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着力加强党建统领,牢牢把握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始终聚焦主业主课,教研咨一体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党校被赋予了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四大历史使命。履行好这一使命责任,描绘好“十四五”美好蓝图,鞭策着石景山区委党校必须更加重视科研工作,把握“三个聚焦”,致力“三个服务”,推动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聚焦大局大势,高标准服务党委政府
一要紧盯中央要求。围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把科研工作着力点投放到高水平服务发展大局上,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学员优势和系统优势,深度联合清华大学、社科院等外脑,通过综合比较、分析研判、动态跟踪等方式组团攻坚,全力建设“想得到”“信得过”“用得上”的高端智库,为“中国方案”的丰富和完善贡献党校智慧。
二要紧跟首善标准。围绕“建设怎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等时代要求,扩大工作视野,完善选题指南,找准破题接口,根据学术背景和研究专长申报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在市委党校、市社院、市党建研究会和市思政研究会四个方向全面对表,为“建设成为走在全国前列、有特色高水平的首善一流党校”贡献石景山力量。
三要紧贴区域实际。围绕石景山建设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建设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建设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重大现实课题,以深入实施“全员科研”战略和“三个一”工程为抓手,以《党校呈阅件》为载体,以每年200万科研经费为保障,加大对北京冬奥筹办、新首钢高端产业服务区发展等重点课题的持续发力,为区域发展蓝图的科学绘制和实践贡献党校人的方略。
二、聚焦主业主课,高水平服务办学治校
一要强化专题开发。紧贴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研究,突出“四史教育”等“马”字号和“党”字号研究。深化“七个一”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一批有分量有价值的研修报告,为学员领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提供学理支撑和实践路径。
二要强化资源利用。用好用活基地资源,巩固与中关村石景山园、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首钢园区等单位合作关系,创建高质量科研实践基地和现场教学基地。把“三带来”问题作为科研项目重要来源,从中梳理、筛选、审定有价值选题,打造以课题成果为导向的教学单元,完善“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机制,切实增强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要强化制度建设。继续完善“教研咨一体化建设激励制度”,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学科成果、教学成果、决策咨询成果,引导教研人员找准定位,突出一点,长期专注,钻深钻透,形成开设教学专题和申报科研课题有机统一,避免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
三、聚焦前端前沿,高质量服务理论创新
一要把好时代脉搏。围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加强理论总结和理论创新,为发展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努力。借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平台,在课题发布、论文发表、专著出版等方面全方位发力,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系统化建构中走在“第一方阵”。
二要把好意识形态。把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作为科研工作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使命,充分重视“用学术讲政治”改革中科研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诠释党在不同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党的思想理论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进行系统阐释,用理论的科学性引导学员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守护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前沿阵地。
三要把好舆情回应。及时梳理重要思想理论动态,加强对党情政情社情信息的反映和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学习时报》《共产党员网》《北京干部教育》等市级以上媒介,发表高质量理论文章,为干部群众解疑释惑。坚持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搭平台,围绕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党的二十大召开理论研讨会,利用《校院工作》等平台展示理论成果、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提升思想引领的强度、深度和广度。
旗帜引领方向,实干铸就梦想。未来五年,石景山区委党校将持续坚持把党校姓党作为根本遵循,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真抓实干,勇于拼搏,努力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增砖加瓦、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