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党的建设 > 学习园地
2021年4月份清风廉语
发布时间:[ 2021-05-07 ]

周恩来廉洁自律的故事

 

周恩来总理廉洁奉公严以律己,新中国成立后始终保持战争年代那种艰苦朴素躬行节俭的作风,相关的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令人难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地方和部门想兴建大的楼堂馆所,对此周总理总是迟迟不批。他常对秘书们说:“要我批准,签个字很容易。可这是国家的资金,人民的血汗,我是提笔千斤重啊!”

1962年6月,周总理去鞍山视察当时鞍山市刚建好一座新宾馆,当地负责人准备让周总理住到那里去,可周总理到宾馆一看坚决不住。说:“宾馆为何要盖得这样好?要知道现在全国有很多地方还比较困难哩,我不能住在这里!”在视察中,周总理又发现鞍山市还在新建的一个大礼堂,其中有不少地方仿造了人民大会堂廊柱式建筑的样子,于是当即说什么?你们把人民大会堂搬到这里来啦!”然后马上指示:“这个礼堂不能用!” 

周总理不仅严控建造楼堂馆所,对自己的住所也是极其简朴。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一直在中南海西花厅内工作和生活。这是一间老屋,陈旧、阴暗、潮湿,到夏季时青砖地上常泛出一层白色的碱花,这无疑会损害周总理的健康,为此有关部门多次提出维修,但都被他拒绝了。

饮食方面,周总理的家常饭菜很简单,主食经常吃些粗粮,副食一般是一荤一素一汤。他规定的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的家常饭菜。他说:“四菜一汤既经济又实惠。”他在外地视察或主持会议,同大家吃一样的饭菜,不搞特殊,离开时一定付清钱和粮票。

对待亲人和亲属,周总理也要求严格,丝毫不予关照。 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是共同奋斗的亲密战友,又是相濡以沫的终身伴侣。他们一生奉行“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助、互让、互谅、互慰”的“八互”原则,堪称恩爱的模范夫妻。邓颖超是早期中共党员,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凭她的能力、贡献、资历、经验和声望,完全可以胜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但是,周恩来始终不予考虑。他说:“只要我当一天总理,邓颖超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职。”

周总理廉洁自律的故事还很多,他常常恳切地教育和告诫领导干部,务必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教育领导干部要过好“五关”,即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讲到过生活关时,他说:“生活关分两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方面,我们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精神生活方面,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周总理就是这样,不求索取但求奉献,把一切献给了党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