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8月29日是第31个全国节能宣传周
2021年宣传周主题为“节能降碳 绿色发展”
以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践行
减霾、减塑、减排和节约资源
成为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其实并不难
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
就能为环境减少负担
我们到底能为节能低碳做什么?
小青君从家居、办公、出行三方面
为大做了简单梳理
共同学习一下吧
家居篇 空调调高一度 节电百分之七
夏天空调温度过低,不但浪费能源,还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只要把空调调高一摄氏度,全国每年节电33亿度。另外,降低室内外温差,也减少了患感冒的几率。
点亮节能灯 省电看得清 一只11W节能灯的照明效果,顶得上60W的普通灯泡,而且每分钟都比普通灯泡节电80%。如果全国使用12亿支节能灯,节约的电量相当于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 电视屏幕暗一点 节能又护眼 电视屏幕太亮,不但缩短电视机的寿命而且费电。调成中等亮度,则既能省电又能保护视力,尤其是对眼睛正在发育的孩子来说。中国目前有3亿台电视,仅调暗亮度这一个小动作,每年就可以省电50亿度。 用完电器拔插头(或关开关) 省电又安全 看完了电视,摁下遥控器并不是彻底关机,其实它还在耗电。只有将电源拔下,它才彻底不耗电。别小看这个小动作,如果人人坚持,全国每年省电180亿度。 巧用电冰箱 省电效果强 坚持做到下面四点,每台冰箱每年也能省20多度电:及时除霜;尽量减少开门次数;将冷冻室内需解冻的食品提前取出,放入冷藏室解冻,还能降低冷藏室温度哦;关掉冰箱里的灯。
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使用
关于减塑,小青君想多跟大家说说
塑料不易降解的特性,加上人们大量使用、大量抛弃的使用方式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占到了所有塑料生产40%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如外带食品饮料等。
但是它们的使用寿命往往很短暂,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而它们变成塑料垃圾以后,将会在环境中继续存在几百年的时间。
我们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同时满足相应的需求呢?有哪些可以帮助我们的替代品?
重拎菜篮子,多提布袋子,选用绿色环保购物袋
拒绝过度包装,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环境污染
尽量少点外卖、减少使用外卖餐具
出门自带水杯等可重复使用的物品
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塑料吸管等塑料制品
办公篇
科学用电脑 节电效果好
暂时不用电脑时,可以缩短显示器进入睡眠模式的时间设定;当彻底不用电脑时,记得拔掉插头(或开关)。坚持这样做,每天至少可以节约1度电,还能适当延长电脑和显示器的寿命。
无纸办公效果好 节能环保双丰收
多用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
纸张双面打印、复印,既可以减少费用,又可以节能减排。如果全国10%的打印、复印做到这一点,那么每年可减少耗纸约5.1万吨,节能6.4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的排放。
出行篇
尽量少开车
每月少开一天,每车每年可节油约44升,相应减排二氧化碳98千克。如果每月有1.248万辆私人轿车停驶一天,每年可节油约57.3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261万吨。
多乘公车出行 减少地球负担
车越多,路越堵。多乘坐公交车、地铁出行,不但能避开拥堵,而且节能效果相当明显。按照在市区同样运送100名乘客计算,使用公共汽车与使用小轿车相比,道路占用长度仅为后者的1/10,油耗约为后者的1/6,排放的有害气体更可低至后者的1/16。
出门骑上自行车 健身环保一举两得
有自行车代步,油价再高也不怕。不仅免受堵车之苦,还能锻炼身体,并且绝无尾气污染。如果有1/3的人用骑自行车替代开车出行,那么每年将节省汽油消耗约1700万吨,相当于一家超大型石化公司全年的汽油产量。
汽车排量小 节能效果好
好的驾车习惯 可以省油哦
保持合理车速
避免冷车启动
减少怠速时间
尽量避免突然变速
选择合适档位
避免低档跑高速
定期更换机油
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
轮胎气压要适当
“十三五”以来,共青团中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组织动员和实践育人优势,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广泛组织动员青少年参与节能环保实践,投身美丽中国建设。
2019年,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在青少年中广泛推动养成节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团中央发布《“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3年)》,提出以“美丽中国•青春行动”为统揽,以“保护母亲河”、“三减一节” (减霾、减塑、减排、资源节约)、“垃圾分类”为主要内容,构建新时代共青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格局。
让我们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于心
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饭盒、木筷等
养成“光盘行动、限塑行动”的良好习惯
让节约,成为生活的习惯
让节能,成为生活的态度
美丽中国·青春行动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为守护地球环境
为守护我们的家园
贡献自己的力量